学半容
故至诚无,不息则久,则征;征则悠,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悠久所以成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无疆。如此者见而章,不动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言而尽也。其物不贰,则其物不测。天地道,博也,厚,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夫天,斯昭昭多,及其无穷,日月星辰系,万物覆焉。夫地,一撮土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山,一卷石之,及其广大,木生之,禽兽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殖焉。《诗》:“惟天之命于穆不已!”曰天之所以为也。“于乎不,文王之德之!”盖曰文王所以为文也,亦不已
子车阳
鄭玄欲註春秋傳,尚未成時,行與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識,服在外車上與人說己註傳意。玄聽之良久,多與己同。玄就車與語曰:“吾久欲註,尚未了。聽君向言,多與吾同。今當盡以所註與君。”遂為服氏註。
夏侯雨欣
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