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癸
晋献公丧,秦穆公人吊公子重,且曰:“人闻之:亡恒于斯,得恒于斯。虽子俨然在忧之中,丧亦可久也,时不可失也。子其图之。以告舅犯,犯曰:“孺其辞焉;丧无宝,仁亲为宝。父死谓何?又因为利,而天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客曰:“君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得与于哭泣哀,以为君。父死之谓?或敢有他,以辱君义”稽颡而不,哭而起,而不私。子以致命于穆。穆公曰:仁夫公子重!夫稽颡而拜,则未为也,故不成;哭而起,爱父也;起不私,则远也。
员意映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