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俟良
曾子问曰:“祭必有尸乎?若厌祭亦可乎?”孔子曰:“祭成丧者必有尸,尸必以孙。孙幼,则使人抱之。无孙,则取于同姓可也。祭殇必厌,盖弗成也。祭成丧而无尸,是殇之也。”孔子曰:“有阴厌,有阳厌。”曾子问曰:“殇不祔祭,何谓阴厌、阳厌?”孔子曰:“宗子为殇而死,庶子弗为后也。其吉祭,特牲。祭殇不举,无肵俎,无玄酒,不告利成,是谓阴厌。凡殇,与无后者,祭于宗子之家,当室之白,尊于东房,是谓阳厌。”
郭壬子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贵有德,贵贵,贵老,长,慈幼。此五者,先王所以定天下也。贵有德,为也?为其近于道也。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也。是故至孝近乎王,至近乎霸。至孝近乎王,虽子,必有父;至弟近乎霸虽诸侯,必有兄。先王之,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家也。子曰:“立爱自亲,教民睦也。立教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错诸天下,无所不行。
旁觅晴
曾子问曰:“大功之丧,可以与于馈奠之事乎?”孔子曰:“岂大功耳!自斩衰以下皆可,礼也。”曾子曰:“不以轻服而重相为乎?”孔子曰:“非此之谓也。天子、诸侯之丧,斩衰者奠;大夫,齐衰者奠;士则朋友奠;不足,则取于大功以下者;不足,则反之。”曾子问曰:“小功可以与于祭乎?”孔子曰:“何必小功耳!自斩衰以下与祭,礼也。”曾子曰:“不以轻丧而重祭乎?”孔子曰:“天子、诸侯之丧祭也,不斩衰者不与祭;大夫,齐衰者与祭;士,祭不足,则取于兄弟大功以下者。”曾子问曰:“相识,有丧服可以与于祭乎?”孔子曰:“缌不祭,又何助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