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念桃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羊舌刚
公曰:“寡人愿言。然冕而亲迎,不重乎?”孔子愀然作而对曰:“合二姓之,以继先圣之后,以天地宗庙社稷之主,何谓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闻此言也。寡人欲问不得其辞,请少进!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之嗣也,君何谓已重!”孔子遂言曰:“以治宗庙之礼,足以天地之神明;出以治言之礼,足以立上下敬。物耻足以振之,耻足以兴之。为政先。礼,其政之本与!孔子遂言曰:“昔三明王之政,必敬其妻也,有道。妻也者,之主也,敢不敬与?也者,亲之后也,敢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之枝也,敢不敬与?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其本,枝从而亡。三,百姓之象也。身以身,子以及子,妃以妃,君行此三者,则乎天下矣,大王之道。如此,国家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