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美: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

发表时间: 2020-10-23 18:08

留下三峡绝美的风光

  神女峰 王云飞摄

  2009年,历经17年建设的三峡工程全线竣工,三峡工程正常蓄水至175米时,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淹没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庆幸的是,一位有心人,从2002年开始拍摄长江沿岸市县城市全景风光,耗资百余万元,耗时一年多,抢拍了三峡八千个镜头,行程两千公里,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游船观光峡谷的厚重历史文化、宝贵的人文景观和神奇的自然风光永传后世。

  千百年来,难以数计的名人、大师早已把三峡的神女峰、夔门、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美景写了个够、画了个遍,也拍了个遍。如何用独特视角拍摄三峡的神、奇、美、险、秀,王云飞大量查阅资料,进行了周密的策划。

  西陵峡 王云飞摄

  当我在长长的走廊上摊开全国绝无仅有的三峡摄影巨作——用转机拍摄的12、7米长、1、27米宽的《西陵峡》彩色全景图,还有8米长的《神女峰》,确实令人震撼,对摄影家王云飞油然而生敬意。

  2002年,长江三峡大坝水位将从80多米提高到135米传遍世界的消息,曾经引来无数中外文人墨客、摄影家,前来为三峡的原貌定格,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游船观光峡谷的厚重历史文化、宝贵且丰富人文景观和神奇自然风光永传后世。在众多的激情者中,当时还在四川宜宾开摄影公司的王云飞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为什么把自己经营上好的摄影公司关门也到三峡“凑热闹”呢?谈起当年的“破釜沉舟”之举,这位国家一级摄影师告诉记者,20多年前就来到重庆从事编织藤椅手艺的他,在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相机,便爱得一发不可收拾,拜师学艺后,从此赶上了个体摄影户,足迹踏遍了云南、四川等地的乡村城市。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他有幸参加了中国长漂队路过四川水富县的沿江拍摄工作,从此滚滚不息的长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他暗自发誓有机会一定要把长江沿线风光拍摄下来。

  石焦(瞿溏峡)王云飞摄

  在别人眼中有些怪异的他,从2000年开始便开始筹集资金、走访有关部门收集长江沿线城市、地理等有关资料。王云飞拿出当年筹备的《长江龙》拍摄方案,指着从宜宾到上海的长江沿线75个城市说,当时就确定从2002年7月底开始出发,花一年时间、跋涉2781公里拍摄改革开放长江沿岸市县城市建设风貌、风土人情等。王云飞的壮举在宜宾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携带价值不菲的转机、哈苏120和其他摄影设备,独自从宜宾开拍,然后经重庆赴三峡。

  神奇“金腰带”

  2002年10月下旬,王云飞第一次来到瞿塘峡,被雄伟的夔门、浩瀚的长江所迷住了,以200元一天的价钱租下一艘小渔船下水拍摄。当时正值长江枯水季节,灿烂的霞光映照在135米以下的无数三峡奇石上,仿佛一条金色的纽带。王云飞称其为“金腰带”。

  瞿塘峡全景 王云飞摄

  王云飞认为,三峡“金腰带”是一本厚重的史册。长江边上的三峡石经过江水千百万年的冲刷和地壳运动变化,有的像倒挂的石林,有的像翩翩起舞的少年,有的像动物群雕塑,有的像神女在那里期待亲人的回归,有的像坚强的壮士在险滩任凭风吹浪打,有的如同火山爆发后正在燃烧的岩浆,有的像一幅世界地图,有的如同一叠厚厚的经书……目睹那些奇石好似在聆听一个个远古传说的神奇故事。那一幅幅美景,让王云飞拍得如痴如醉,恨不得把那些三峡奇石全都收入镜头,他干脆就在夔门附近住下来,白天乘船一路狂拍,晚上在渔船上与渔夫同眠,饿了就用船上几乎不变的菜品——小鱼、咸菜下饭。在8公里长的瞿塘峡中,王云飞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大半个月。

  就这样,三峡神、奇、美、险、秀的独特魅力,诱使王云飞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中,风餐露宿、踽踽独行了近一年时间,为世人留住了现在已经掩藏在水底的、闻名世界的自然景观——三峡奇石摄影作品。

  王云飞说,长江边上的三峡石经过千百万年来长江的冲刷和地壳运动变化,三峡“金腰带”就像记录千百万年多年一本厚重的史册,已成为三峡远古传说的故事神奇模样呈现在眼前,有的如同一叠厚厚的经书;有的像倒挂的石林;有的像翩翩起舞的少年,有的还像一幅世界地图,有的就像一幅动物群雕塑;有的就像神女在那里希待亲人的回归,有像一个坚强的壮士在险滩任谁风浪冲打;还有的如同一片火山爆发后正在燃烧的岩浆。且走一段又是不同的石色、石姿,这一幅幅只能身临其境才能欣赏到的美景,让他拍的如痴如醉,干脆就在夔门附近定下来,把渔船包下来,白天乘船走几十米,就下船狂拍,恨不得把这些三峡奇石都收入镜头,晚上便住在渔船上与渔夫同眠,饿了就用船上几乎唯一的菜品——小鱼、咸菜下饭。

  巫山码头 王云飞摄

  在8公里长的瞿塘峡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大半月,此时的王云飞虽然没有忘记自己来长江的拍摄计划,但原定的目标早已在无形中抛出了脑后,因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淹没前唯一用镜头记录了三峡奇石带的人。

  让世界震撼的纤夫石

  坚硬的三峡石见证了纤夫征服自然的悲壮历史

  王云飞既不是媒体的摄影名记,一个重庆的外来人也没有发表多少作品,更谈不上在摄影圈内有什么名气,但如果简单地说他名不见经传也不见得准确。2003年他用三峡的作品参加了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赢得了大展负责人、《人民摄影》报总编辑苏实的“千古奇观,近在眼前”的题词评价,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悦称他的作品“大气出天然”。

  丰都老县城 王云飞摄

  在8000多幅作品中,最让王云飞得意的是《纤痕》、《纤夫臀滑石》《高猿长啸》等数幅记载三峡纤夫千年历史的绝版之作。在众多的三峡自然奇石中,王云飞偶然发现了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三峡纤夫石。《纤夫臀滑石》就是他花费大量时间,徒步追寻出来的一块现已沉入江中的奇石。当时他在西陵峡的巾帼女子信号台江边,发现了在一些石块上留有纤绳的磨痕,便沿着河边追寻纤痕走向,突然走到几块大石处纤痕消失了,难道仍然是上水就不拉船了吗?他一边思考,一边攀上一尊2米多高、2米多宽的大石上,四周非常坚硬的石块倾斜向下的石面上都有锋利的起伏痕,只有数十厘米的中间部位比较光滑,王云飞只得选择向下梭的独路,那知这一下梭,却非常舒适并恰到好处地落地,当时他的感觉这里怎么这样适合人体贴石部位呢?回头一看,只见石块中部已形成近十厘米深的滑槽,石块下半部刚好有两腿位置的更深凹槽,这些凹槽都非常光滑,周围其他地方均很粗糙。王云飞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纤夫们必经之路。昔日仅穿内裤或赤身裸体的船工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经过千百年不知多少人的下梭,在坚硬的石块上磨出了一道人体曲线。一阵狂拍后,他恨不能把这块数吨重的巨石搬回重庆收藏起来。

  被他取名为《高猿长啸》的纤夫石,是王云飞在巫峡青石镇附近拍下的另一幅非常具有震撼力的佳作。图中粗糙的硬石上布有20多道深深的纤痕,被纤绳磨得十分光滑的纤痕最深达20多厘米。《纤痕》是由5道深浅不一的纤痕构成,它如同一个当年的纤夫的侧面头像,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三峡纤夫与长江急流险滩搏斗的历史。

  鲤鱼跃龙门

  几度命悬三峡的摄影师

  说到200多公里长的三峡拍摄经历,至今让王云飞后怕的主要有两次惊险。一次是他乘坐渔船前往夔门附近的黑石滩拍摄,三峡大坝蓄水前的这里不仅旋涡多,而且波涛汹涌。在夔门附近打了几十年鱼的老船夫,驾着柴油动力的小船载着王云飞几次准备靠岸都被乱浪打回,并摇簸不定,随时有倾覆的危险。老渔夫吓得连忙给他说,这里水乱得很,一般打渔船都不敢来。正说着又一大浪朝小船扑来,船舱立即进水,摇晃得更凶的小船在江中打起了旋旋,王云飞吓得爬在船舱中,全身颤抖的船夫好不容易把稳舵驶出险区。事后老船夫说,那里也是三峡有名的“鬼门关”,历史不知多少人在那里丧命。

  为了用转机拍好神女峰的全景图,王云飞选择了数十个地方都不如意,好容易在半山腰找到一处比较理想的位置,可除靠山外,另一面就是上千米高的悬崖,立足之地仅几平方米,王云飞请来3人,从山下抬来4张大桌重叠到4米多高,他就站在桌上拍,下面为他护驾的人,看到他站上去后桌子开始摇晃,惊的连呼:“小心!小心”!王云飞告诉记者,拍了下来全身被虚汗湿透了。

  重庆市著名地质学家朱顺知教授在看了王云飞的部分作品后说,三峡2亿多年形成的这些奇石,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且对三峡地质地貌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科考价值。

  蔡律 2020年10月23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