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23 04:39
导语:出伏当天,不论多忙,提醒:8件事不宜再做了,顺利出伏好入秋!老传统别不当回事,指哪8事不能做呢?
“江行逢出伏,枫叶早知秋。”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到了,意味今年长达40天的三伏天结束了,并且,这也是最近10年最后一个加长版的三伏天,2025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
出伏意味着三伏天结束了,不论是我国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这天都出伏,但不意味着所有地区这天都开始转凉,有些地方秋老虎仍然肆虐,温度和立秋的时候差不多。
有人可能说,熬了40天,终于出伏了,可以大口吃肉贴秋膘了。不过,提醒大家,在秋分节气来临之前,气候波动是比较大的,中午炎热,早晚偏凉,易引发不适。因此,我们饮食上,还不能随意的吃吃喝喝,还是要以清淡为主。并且,出伏后建议少吃甜,多吃酸,顺应时节的变化。例如,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像西红柿、苹果、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出伏了,当天不论多忙,老辈人提醒:8件事不能再做了,老传统别不当回事!指哪8事不做?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出伏后天气转凉,中午比较炎热,而早晚又比较凉,这样一来,昼夜就形成较大的温差。并且,“一场秋雨一层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之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这个时候有“两不吃”。一个是寒性的西瓜不能吃了,其实,进入秋季后西瓜等瓜类就不建议吃了,在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
还有一个是,出伏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秋燥的情况,因此,像辣椒等燥热食物不宜再吃了。
当然,这里面说的不宜吃,不是说一点也不吃了,而是说尽量要少吃。
出伏通常在处暑前后,处于秋季之中,这个时候,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
因此,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有些人就会出现懒洋洋的疲劳感。不仅,早晨不爱起床,白天不爱动,是一种秋乏的表现。
我们要能够保证有充足睡眠,早睡早起,有利于化解秋乏。并且,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有了这些人体才能正常发育。所以,最好是在晚上10点前就进入梦乡。
三伏天期间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吃冷饮来让自己感觉舒服一些。但是,出伏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不建议再吃比较凉的食物了。例如,冷饮、冰啤酒、冰水果等。因为,这时候是自然界阳气逐渐收敛,人体的阳气也逐渐减弱的时候。
另外,出伏后,尽量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碱性食物,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并且,为防“秋燥”,应注意少食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夏天炎热,胃口变差,很多人喜欢吃凉菜,但是出伏后,就要改改了,要少吃凉菜,多吃一些热菜,并且,可以多吃一些肉来贴秋膘,补充夏天里的亏欠。例如,我们可以吃羊肉、牛肉、鸡肉等温补食物。
但是,提醒大家贴秋膘不能过度,不是到了秋天就可以大吃大喝了,还是要有所节制,否则,反而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出伏后,暑热的天气就算正式结束了,全国很多地方从北到南开始陆续“入秋”。此时,昼夜温差大,阳光照射逐渐减少,而我们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使人心情烦躁,易努
所以,出伏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情绪慢慢收敛,不要动不动就发努。发怒不仅会给自己的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还会影响到家庭和睦。
总之,出伏后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发努,更不要把坏情绪带回家,把家人当成坏情绪的垃圾桶,影响家庭和谐。
出伏后,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和开窗了,尤其是北方地区,这个时候晚上已经有凉风了,以免受寒,引起感冒、腹泻等。因此,我们晚上睡觉时最好盖上点被,以免受凉。
出伏后,天气不会马上凉快下来,有些地方还会有秋老虎的天气,比较炎热。因此,有些人可能会去河里游泳。
提醒大家,这时候的河水里面别看表面不是那么凉,实际上水里面很凉,贸然下水的话,容易出现腿抽筋的情况,发生危险。
老话说“处暑有雨十八江”,意味着这时候的连阴雨天气可能会比较多,例如,我国华西地区,每年的9月前后都要来一段阴雨连连的天气。这样,会导致一些河流水位上升,水流湍急,下水游泳还是比较危险的。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出伏后就不要再去河里游泳了。
1、别忘吃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那么,出伏吃什么呢?听身边的老人们说,出伏这天也要吃饺子,只不过不是吃水饺,而是要吃“煎饺”。
这是因为,出伏这天的煎饺在北方一些地区叫“伏贴”、“贴伏”,老辈人比较好谐音的梗,因“伏”与“福”谐音,所以,出伏吃煎饺有“祈福纳祥”的美好寓意。
2、别忘吃梨
出伏这天,有一些地方有吃梨的风俗,并且,在民间还有“一梨润三秋”的讲法。所以,出伏这天别忘了吃梨。
因为,“梨”与“离”谐音,出伏吃梨有“远离秋燥、顺利出伏”的美好寓意。
3、别忘吃鸭子或芋头
老话说“七月半鸭,八月半芋”,这个时候正是吃鸭子的好时候,最为肥美营养。
另外,在民间也有“出伏吃芋头,年年有余头”的说法。芋头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淀粉等营养成分,口感细软,清香糯滑,芋头既能当粗粮、又能当蔬菜,老少皆宜。
出伏了,以上这六8点都是老辈人的经验结晶,做好了健康到年底,遵守老传统!对比,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期待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