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涵逸
王大將軍既亡,王應欲投世儒,世儒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為荊州。含語應曰:“大將軍平素與江州雲何?而汝欲歸之。”應曰:“此迺所以宜往也。江州當人強盛時,能抗同異,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危,必興湣惻。荊州守文,豈能作意表行事?”含不從,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於江。彬聞應當來,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來,深以為恨。
长孙英
卫有大史曰柳庄,寝疾。公曰:“若疾革,虽当祭必告。”公再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不释服而往,遂以襚之。与之邑裘氏与县潘氏,书而纳诸棺,曰:“世世万子孙,无变也。”
冉听寒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天子齐戒受谏。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冢宰齐戒受质。大乐正、大司寇、市,三官以其成,从质于天子。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百官齐戒受质。然后,休老劳农,成岁事,制国用。
谷梁之芳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亡。君子之道:淡而面不厌,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于鈇钺。《诗》曰:“不显惟!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而天下平。《诗》云:“予怀德,不大声以色。”子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