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春海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崇水丹
陳元方遭父喪,哭泣哀慟,軀體骨立。其母湣之,竊以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見之,謂曰:“卿海內之俊才,四方是則,如何當喪,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錦也,食夫稻也,於汝安乎?’吾不取也!”奮衣而去。自後賓客絕百所日。
微生利娜
子曰:“君子以辞尽人。故天下道,则行有枝叶;下无道,则辞有枝。是故君子于有丧之侧,不能赙焉,不问其所费;于有者之侧,不能馈焉则不问其所欲;有,不能馆,则不问所舍。故君子之接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以坏。小雅曰:‘言孔甘,乱是用餤’”子曰:“君子以口誉人,则民作。故君子问人之寒则衣之;问人之饥则食之;称人之美则爵之。国风曰:心之忧矣,于我归。’”子曰:“口而实不至,怨菑及身。是故君子与其诺责也,宁有已怨国风曰:‘言笑晏,信誓旦旦,不思反;反是不思,亦焉哉!’”子曰:君子不以色亲人;疏而貌亲,在小人穿窬之盗也与?”曰:“情欲信,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