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天蓝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公良静云
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君陈》曰:‘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一也。’”
於元荷
羊綏第子孚,少有才,與謝益相好,嘗蚤謝許,未食俄而王齊、睹來。既先相識,王向有不說色,使羊去。羊不眄,唯腳幾上,詠矚若。謝與王寒溫數語畢還與羊談賞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語。臾食下,二都不得餐,屬羊不暇。不大應對之而盛進食,畢便退。遂相留,羊義住,直雲:向者不得從,中國尚虛”二王是孝兩弟
第五弘雅
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亲癠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父殁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殁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