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父正利
天子,与天地。故德配地,兼利物,与日并明,明四海而不微小。其朝廷,则仁圣礼义序;燕处则听雅、之音;行,则有环之声;升,则有鸾之音。居有礼,进有度,百得其宜,事得其序《诗》云“淑人君,其仪不。其仪不,正是四。”此之也。发号令而民说谓之和;下相亲,之仁;民求其所欲得之,谓信;除去地之害,之义。义信,和与,霸王之也。有治之意而无器,则不。
乌孙白竹
殷中軍、孫安國、王、謝能言諸賢,悉在會稽王許。殷與孫共論易象妙於見形。孫語道合,意氣幹雲。壹坐鹹不安孫理,而辭不能屈。會稽王慨然嘆曰:“使真長來,故應有以制彼。”既迎真長,孫意己不如。真長既至,先令孫自敘本理。孫粗說己語,亦覺殊不及向。劉便作二百許語,辭難簡切,孫理遂屈。壹坐同時拊掌而笑,稱美良久。
卜戊子
正始中,人士比論,以五荀方五陳:荀淑方陳寔,荀靖方陳諶,荀爽方陳紀,荀彧方陳群,荀顗方陳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綏,裴綽方王澄,裴瓚方王敦,裴遐方王導,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