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辛酉
所谓国必先齐家者,其不可教而教人者,之。故君不出家而教于国。者,所以君也;弟,所以事也;慈者所以使众。《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远矣。未学养子而嫁者也。家仁,一兴仁;一让,一国让;一人戾,一国乱,其机此。此谓言偾事, 一人定国尧、舜率下以仁,民从之。、纣率天以暴,而从之。其令反其所,而民不。是故君有诸己而求诸人,诸己而后诸人。所乎身不恕而能喻诸者,未之也。故治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 其叶蓁蓁。之子归,宜其人。”宜家人,而可以教国。《诗》:“ 宜兄宜弟。”兄宜弟,后可以教人。《诗云:“其不忒,正四国。” 其为父子弟足法,后民法之。此谓治在齐其家
仲凡旋
非从柩与反哭,无免于堩。凡丧,小功以上,非虞附练祥,无沐浴。疏衰之丧,既葬,人请见之,则见;不请见人。小功,请见人可也。大功不以执挚。唯父母之丧,不辟涕泣而见人。三年之丧,祥而从政;期之丧,卒哭而从政;九月之丧,既葬而从政;小功缌之丧,既殡而从政。曾申问于曾子曰:“哭父母有常声乎?”曰:“中路婴儿失其母焉,何常声之有?”
无甲寅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弒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茍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