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宇
子言之:“君子之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下;天子亲耕,粢盛秬以事上帝,故诸侯勤以事于天子。”子曰:“之事上也,虽有庇民之德,不敢有君民之心,之厚也。是故君子恭俭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俭于位而寡于欲,让贤,卑己尊而人,小心畏义,求以事君,得之是,不得自是,以听天。《诗》云:‘莫莫葛,施于条枚;凯弟君子求福不回。’其舜、禹文王、周公之谓与!有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诗》云:‘惟此文,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受方国。’”子曰:“王谥以尊名,节以壹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是故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功,以求处情;过行弗,以求处厚;彰人之善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之。”子曰:“后稷,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哉!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谓便人。
潜嘉雯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阴阳也。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智,人道具矣。
家芷芹
吳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陽郡。後遭母童夫人艱,朝夕哭臨。及思至,賓客吊省,號踴哀絕,路人為之落淚。韓康伯時為丹陽尹,母殷在郡,每聞二吳之哭,輒為淒惻。語康伯曰:“汝若為選官,當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韓後果為吏部尚書。大吳不免哀制,小吳遂大貴達。
宗政培培
卒哭乃讳。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妇讳不出门。大功小功不讳。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邸益彬
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見其坐六尺簟,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壹領及我。”恭無言。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余席,便坐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