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友竹
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是故,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
公良文博
曾子问曰:“大功之丧,可以与于馈奠之事乎?”孔子曰:“岂大功耳!自斩衰以下皆可,礼也。”曾子曰:“不以轻服而重相为乎?”孔子曰:“非此之谓也。天子、诸侯之丧,斩衰者奠;大夫,齐衰者奠;士则朋友奠;不足,则取于大功以下者;不足,则反之。”曾子问曰:“小功可以与于祭乎?”孔子曰:“何必小功耳!自斩衰以下与祭,礼也。”曾子曰:“不以轻丧而重祭乎?”孔子曰:“天子、诸侯之丧祭也,不斩衰者不与祭;大夫,齐衰者与祭;士,祭不足,则取于兄弟大功以下者。”曾子问曰:“相识,有丧服可以与于祭乎?”孔子曰:“缌不祭,又何助于人。”
谷梁孝涵
袁悅有口才,能短長說,亦有精理。始作謝玄參軍,頗被禮遇。後丁艱,服除還都,唯賫戰國策而已。語人曰:“少年時讀論語、老子,又看莊、易,此皆是病痛事,當何所益邪?天下要物,正有戰國策。”既下,說司馬孝文王,大見親待,幾亂機軸。俄而見誅。
嬴乐巧
子曰:“君子不以辞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是故君子于有丧者之侧不能赙焉,则不问其所费于有病者之侧,不能馈焉则不问其所欲;有客,不馆,则不问其所舍。故君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小雅曰:‘盗言孔甘,乱用餤。’”子曰:“君子以口誉人,则民作忠。故子问人之寒,则衣之;问之饥,则食之;称人之美则爵之。国风曰:‘心之矣,于我归说。’”子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宁有已怨。国风曰:‘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子曰:“君子不以色人;情疏而貌亲,在小人穿窬之盗也与?”子曰:情欲信,辞欲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