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珊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仝飞光
孝子祭,虑事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虚中以之。宫室修,墙屋设,百物备,夫妇戒沐浴,服奉承而之,洞洞,属属乎如弗胜,将失之,孝敬之心也与!荐荐俎,序礼乐,备百官,奉而进之。是谕其志,以其恍以与神明,庶或飨。“庶或之”,孝之志也。子之祭也尽其悫而焉,尽其而信焉,其敬而敬,尽其礼不过失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之。孝子之,可知也其立之也以诎,其之也敬以,其荐之敬以欲;而立,如受命;已而退,敬之色不绝面。孝子祭也,立不诎,固;进而不,疏也;而不欲,爱也;退而不如受,敖也;彻而退,敬齐之色而忘本也如是而祭失之矣。子之有深者,必有气;有和者,必有色;有愉者,必有容。孝子执玉,如盈,洞洞属然,如胜,如将之。严威恪,非所事亲也,人之道也
乌雅利君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颛孙松奇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子夏曰:“何如?”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及四国。无声之乐,气志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无声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施于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