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秀峰
孫皓問丞相陸凱曰:“卿壹宗在朝有幾人?”陸曰:“二相、五侯、將軍十余人。”皓曰:“盛哉!”陸曰:“君賢臣忠,國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懼,臣何敢言盛!”
公羊从珍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皇甫素香
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子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礼君不称天,大夫不称君,恐民之惑也。《诗》云:“相彼盍旦,尚犹患之。”子云:“君不与同姓同车,与异姓同车不同服,示民不嫌也。”以此坊民,民犹得同姓以弒其君。